量子計算的崛起:區塊鏈面臨的新挑戰
- The Propel永續資訊團隊
- Sep 25, 2024
- 5 min read
#區塊鏈 技術為加密貨幣、智能合約及其他應用提供了去中心化、安全且不可更改的記錄,使其成為現代密碼學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網絡的安全性高度依賴於密碼演算法,例如 RSA、ECC(#橢圓曲線密碼學)以及像 SHA-256 這樣的雜湊函數。然而,#量子計算 的出現對這些加密系統構成了深遠的威脅。憑藉量子計算機的巨大運算能力,目前用於保護區塊鏈的算法可能會變得過時。本文將探討量子計算對區塊鏈安全的影響、所帶來的挑戰、潛在解決方案,以及量子抗性區塊鏈系統的未來。

量子計算:簡介
量子計算是一種前沿的計算技術,它使用量子比特(qubits)來處理數據。與經典比特(只存在於 0 或 1 這兩種二進制狀態)不同,量子比特能夠同時存在於多種狀態,這得益於「疊加」的特性。這使得量子計算機能夠以指數級更快的速度進行複雜計算。
威脅現有加密系統的兩個主要量子算法是:
Shor 算法:能有效分解大質數,直接威脅到基於質數分解困難性和橢圓曲線離散對數問題的 RSA 和 ECC 加密系統。
Grover 算法:雖然威力稍弱,但 Grover 算法能以二次速度搜索無序數據庫,削弱加密雜湊(又稱哈希函數)的安全保證。
量子計算對區塊鏈安全的威脅
區塊鏈安全依賴於兩個基本的加密原則:
非對稱加密(公鑰加密)使用戶能夠在不洩露私鑰的情況下安全交易。
加密雜湊確保區塊鏈中的數據完整性和不可變性。
當量子計算機足夠成熟時,這兩大支柱都可能受到顛覆。

破解非對稱加密
目前,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區塊鏈網絡使用 RSA 和 ECC 來保護用戶的私鑰。這些系統的安全性基於大數分解和橢圓曲線離散對數問題的計算困難性,這對傳統計算機來說幾乎無法完成。然而,使用 Shor 算法的量子計算機可能會更快地解決這些問題,使現有的加密方案變得不再安全。這意味著一台足夠強大的量子計算機可能會從公鑰中提取私鑰,進而偽造數位簽名,危及區塊鏈的穩定性。
削弱加密雜湊函數
像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共識方法中使用的 SHA-256 加密雜湊也可能受到影響。Grover 算法能減少強行破解加密雜湊的難度,從而降低加密加密雜湊所提供的安全性。雖然 Grover 算法對區塊鏈的威脅不如 Shor 算法,但它仍然削弱了用於區塊鏈挖礦和數據完整性驗證的加密雜湊的穩固性。
量子計算機對區塊鏈的挑戰
量子計算機的出現對區塊鏈系統提出了幾個重要挑戰:
時間表與不確定性
目前還不清楚何時會出現能破解 RSA 或 ECC 的強大量子計算機。儘管現有的量子設備尚無法實現這一目標,但由於量子研究的快速進展,難以預測何時會出現突破。這種不確定性使區塊鏈開發者難以確定準備和適應的時間表。
可擴展性問題
區塊鏈可能需要更多的處理能力和更大的密鑰長度來轉向量子抗性加密,這可能會導致交易時間變慢並減少可擴展性。這一變化可能會使區塊鏈系統已經存在的可擴展性問題進一步惡化。
向後兼容性
區塊鏈網絡是去中心化的,更新協議並非簡單過程。引入量子抗性算法需要網絡共識,並且必須與舊系統保持向後兼容。在區塊鏈網絡的所有節點上實施此類更新會帶來治理和技術挑戰。

解決方案:量子抗性加密技術
為了保護區塊鏈系統免受量子威脅,開發者正在探索幾種量子抗性加密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包括:
後量子加密技術(PQC)
後量子加密使用的加密算法被認為能抵禦經典和量子攻擊。幾個可能的候選算法包括:
基於晶格的加密技術:晶格問題(如錯誤學習問題,LWE)被認為能抵禦像 Grover 和 Shor 這樣的量子算法。
基於加密雜湊的加密技術:像 Merkle 簽名方案(MSS)及其變體依賴於加密雜湊的安全性,使其成為後量子區塊鏈的有前景候選。
基於編碼的加密技術:這些系統使用隨機線性碼解碼問題,被認為具有量子抗性。
政府和機構(包括 NIST,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目前正在評估這些算法,以標準化後量子加密協議。
量子密鑰分發(QKD)
量子密鑰分發是一項利用量子力學創建安全通信通道的技術。由於量子疊加和糾纏原理,任何試圖竊聽量子通信鏈路的行為都將被檢測到。儘管 QKD 仍處於實驗階段並且需要專門的硬件,但它為確保區塊鏈通信提供了長期潛力。
混合加密模型
一種建議的解決方案是結合經典加密技術與量子抗性算法的混合模型。這種方法允許區塊鏈系統在逐步引入量子抗性方法的同時,保持現有的安全標準。混合解決方案提供了一個更平滑的過渡,同時抵禦經典和量子攻擊。
量子時代區塊鏈的未來
區塊鏈安全在量子時代的未來將取決於開發者在量子計算機具備破解現有加密系統的能力之前,採用量子抗性技術的能力。未來有幾種可能性:
廣泛採用後量子加密技術
區塊鏈開發者可能會採用後量子加密算法來保護網絡免受潛在的量子攻擊。這一過程將需要徹底測試、標準化,並要求區塊鏈社區的合作,以確保過渡過程順利且安全。
硬分叉與網絡升級
比特幣和以太坊等主流區塊鏈可能會經歷硬分叉(對其協議進行的重大更改),以整合量子抗性算法。這些分叉必須得到大多數網絡的支持,以確保在應用新安全措施時保持向後兼容性。
量子增強區塊鏈
從長遠來看,區塊鏈技術本身可能會發展,並與量子計算相結合。量子增強的區塊鏈可以提供改進的安全功能和更有效的共識機制,可能利用量子屬性(如糾纏)來實現分佈式系統。
結論
量子計算是區塊鏈技術未來的一項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機遇。儘管當前支撐區塊鏈安全的加密算法可能有一天會被量子計算機摧毀,但量子抗性加密技術的出現提供了一種可行的替代方案。區塊鏈社區必須積極採取措施,整合後量子加密技術,以維持去中心化網絡的長期可行性。
向量子安全區塊鏈的過渡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涉及共識、創新和治理。然而,如果成功,這將確保區塊鏈技術即使在量子時代,也能繼續成為一個強大且安全的去中心化解決方案。
你怎麼認為?
Opmerki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