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研究揭示二氧化碳濃度翻倍可能顯著提升全球氣溫,超出目前預估

一項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最新研究顯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一倍可能會使地球的平均氣溫上升7到14度,遠高於IPCC估計的2.3到4.5度。這一發現基於對一個從太平洋底部提取的45年歷史的鑽芯沉積物的分析,該研究由NIOZ和烏特勒支大學以及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進行。



這個鑽芯跨越了過去1800萬年,由於海底的無氧條件,其有機物質保存完好。研究人員使用TEX86方法推算過去的海水溫度,該方法分析古菌的膜物質,這些微生物會根據水溫調整膜的化學成分。


為了估算古代大氣中《自然通訊》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大氣中的 #二氧化碳 濃度翻倍可能使地球平均溫度上升7到14度,遠高於 #IPCC 估計的2.3到4.5度。這一發現基於對來自太平洋一個45年歷史的鑽探岩心的分析,該研究由 #NIOZ 和烏得勒支大學及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


這個鑽探岩心跨度達到過去1800萬年,因海底無氧條件使有機物得以良好保存而被選中。研究人員使用TEX86方法推導過去的海水溫度,該方法通過分析古菌膜中的物質來測定,古菌是一種根據水溫調整膜化學成分的微生物。


為了估算古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研究團隊採用了一種新的方法,分析藻類中的葉綠素和膽固醇的化學成分。藻類偏好較輕的碳同位素12C,但在二氧化碳濃度較低時會更多地使用較重的13C,因此13C含量可作為過去二氧化碳濃度的代理。研究發現,15百萬年前的二氧化碳濃度從650ppm下降到工業革命前的280ppm。


通過繪製過去1500萬年的溫度和二氧化碳數據,研究人員發現兩者之間存在強烈的相關性。1500萬年前的平均溫度超過18攝氏度,比今天高出4度,這相當於IPCC對2100年的極端情景預測。這項研究表明,二氧化碳對溫度的影響可能比目前估計的更強,強調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採取技術創新來緩解氣候變化的緊迫性。


NIOZ和烏得勒支大學的教授、該研究的指導者Jaap Sinninghe Damsté強調了這項研究在理解未來氣候情景中的重要性。明確的警告是,二氧化碳對全球溫度的影響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為顯著。


注意:內容的長度和風格可能會被編輯。


Comentários


訂閱電子報

Thanks for submitting!

  • Youtube
  • LinkedIn
  • Pinterest
  • X
  • Facebook
  • Instagram
Walking in Water

Unavoidable flooding

Archive

bottom of page